1980年代
2017年2月,对于很多人而言,
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月份,
但对于大涌,
却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因为在30年前的2月份,
大涌镇正式“撤区建镇”,
从那开始,
大涌也开启了发展腾飞的新篇章。
为了让更多读者认识和了解大涌建镇30周年的光辉奋斗历程,大涌君特从史料中选辑了30件大事进行回顾,以此激励大家能继承和发扬大涌人勤劳、智慧、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朝着建设“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宏伟目标把大涌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1980年代
大涌镇人民政府挂牌成立
▲1987年2月,大涌镇人民政府成立,图为挂牌仪式。
1986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市(当时作为县级的中山市隶属地级佛山市管辖))三级政府就先后批复同意,大涌撤区公所,设大涌镇建制,1987年2月举行挂牌仪式后,宣告大涌镇正式成立。当年2月21~22日,大涌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同年12月,省政府批准,大涌镇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
大涌镇医院落成
▲1987年7月5日,广州市人大主任欧初(左四)视察大涌医院。
1987年7月5日,大涌镇医院举行落成典礼,此后随着规模扩大,该医院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并于2012年被评为二甲医院。
全禄水厂一期工程竣工
▲岚田抗咸水库
1988年7月1日,中山市全禄自来水厂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第一期日供水6.6万吨,一跃成为中山当时最大的自来水厂,此后经过二、三、四工程的不断扩建,该水厂1994年提升为日供水量46万吨,供水范围覆盖石歧和周围8个镇区。2011年底随着作为配套的岚田抗咸工程的建成,该水厂在冬季抗咸供水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涌成为亿元镇
1988年大涌成为亿元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现在看来“亿元镇”很常见,但在当时而言,却有很大的突破意义。
1990年代
大涌公路网接通国道
▲1993年8月28日,105国道大涌支线竣工通车
1993年8月28日,举行105国道大涌支线(即如今大涌牌坊至105国道路口路段)通车暨(中新)公路奠基典礼。105国道大涌支线的开通,是大涌的公路网首次接驳上高等级的公路网,促进大涌经济的发展。
大涌“三鸟”养殖量达到历史高峰
▲1993年建成的德政路与旗涌路交界花坛城雕
大涌镇的三鸟养殖业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86年1月12日,“全国专业户(畜牧业)课题问题讨论会”在京召开后,与会人员赴大涌区视察,参观岚田及全禄乡养殖专业户,“大涌一只鸡”在名噪一时。1993年,全镇“三鸟”饲养量高达649万只,为历史上“三鸟”饲养高峰,占全市总饲养量的五分之一、上市量的四分之一。正因为三鸟养殖业成为当时辖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当时岐涌路转盘花坛设置的雕塑都是一个近似鸟类展翅飞翔的造型。
大涌商会成立
1994年6月18日,大涌商会成立并举行首届执委就职典礼,大涌商会是全市较早成立的商会之一,为促进大涌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曾多次吸引来自市内外的镇区商会来取经学习。
大涌中心市场建成
1994年8月8日,大涌中心市场落成启用,该市场投资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到14620平方米,是当时全市乡镇一级建筑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
大涌镇新政府大楼投入使用
▲1995年3月,在德政路建成的大涌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1995年3月17日,新建位于德政路的镇政府新办公大楼举行揭幕仪式,这座大楼一直使用至今。
大涌乡亲黄浣碧获国家主席接见
1995年4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左二)、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右一)在北京接见爱泼斯坦(右二)及其青岗籍夫人黄浣碧(左一)。
大涌十八项工程同时落成
▲1995年12月19日,参加大涌镇十八项工程落成庆典的部分领导与嘉宾林伯欣伉俪及香港亚洲电视台部分艺员合影(左起:萧剑忠、余文姬、谢明仁、杨恭如、林伯欣、汤炳权、宫雪花、简国森、邓鉴煊)。
1995年12月19日,举行大涌镇18项工程落成庆典活动。海外、港澳嘉宾600多人,中山市四套班子领导、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香港亚视董事局主席林伯欣先生及夫人,亚洲小姐杨恭如、黎思嘉、宫雪花及香港亚视艺员、粤剧名聆等参加了庆典活动。据悉,十八项工程包括供电大楼、工商银行大楼,卓山中学大楼扩建等,不少现在还在为大涌群众服务。
大涌离休老校长获国务院总理接见
1996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右三)、副总理李岚清(左三)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探望大涌籍离休老校长黄联安(右二)。
2000年代
大涌颐老院举行落成
▲1999年12月18日,大涌镇颐老院举行奠基典礼。
2000年12月21日,大涌颐老院举行落成典礼,院内有5幢共60多间住房的老人宿舍楼,以及办公室、医室、健身室、娱乐室、饮食堂等,总面积2617平方米。2002年,镇颐老院被评为省二级颐老院。
大涌举行首届“红博会”
2001年12月6~7日,中国首届红木家具发展研讨会暨大涌红木家具精品展览会在大涌镇召开。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中外嘉宾参加了开幕式,该盛会的召开极大促进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发展。
大涌迎来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团
2002年11月11日,参加“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大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斐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乡亲代表200多人到访大涌镇,这是作为侨乡的大涌在改革开放后首次迎来规模如庞大的乡亲访问团。
大涌举行首届牛仔服装设计大赛
2002年11月6日,大涌镇隆重举行了首届牛仔服装设计大赛,省内牛仔服装方面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国家、省、兄弟(县)市牛仔服装行业协会领导,市有关企业代表和经销商、出口商,镇内企业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设计大赛的决赛晚会,赛会的举行促使大涌牛仔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大涌一年获评两大红木产业殊荣
▲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授予大涌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称号。
▲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牌仪式
2003年2月26日,大涌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据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文化部命名过的全国唯一一个红木雕刻艺术之乡。2003年4月1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大涌红木家具进京展示开幕式。当天下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具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予大涌镇“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仪式。
大涌获授“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
▲2004年1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大涌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
2004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大涌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
大涌镇获授“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
▲ 2004年12月,大涌镇获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大涌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改革开放后,大批乡亲捐资捐物帮助家乡中小学建设新的校舍设备,大涌镇从1993~2005年先后10余年被评为中山市教育先进镇,期间的1997年还被评为中山市村镇建设先进镇、广东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镇。2004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经评估授予大涌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2005年,卓山中学、旗北小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级幼儿园及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科研实验基地。
20
大涌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落成
▲2005年建成的大涌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2005年9月20日上午,大涌举行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落成典礼及乒乓球协会、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功能室的挂牌仪式。大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楼高三层,建筑面积3546平方米,于2005年建成使用。内设图书馆、少儿活动室、曲艺排练活动室、老人妇女活动室、艺术培训中心、展览厅、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等。
大涌农村户籍人口逐渐普及养老保险
▲2005年11月,青岗社区举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首发仪式。
2005年11月,青岗社区集资460万元为全社区1614人参加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为镇内首个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社区,该做法逐渐在全镇推开,此后,全镇又实现了农保转城保全覆盖,全镇农民可以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大涌参与制定的两大红木产业“国标”实施
2008年9月1日,由大涌镇牵头修订的国家产业联盟标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行业标准》在全国颁布实施;2012年8月1日起,同样是由大涌参与起草制定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在全国开始强制实施,两大国标的先后实施不断夯实大涌作为全国红木家具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大涌镇红木干燥中心成立
继2001年成立红木家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后,2008年,占地面积30亩、年干燥能力达5万立方米的大涌镇红木干燥中心成立,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大涌红木家具不再受地域限制,开始在全国各地攻城掠地,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大涌时隔8年后再次举行红木博览会
2009年9月7日-13日,2009年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名优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红木家具发展研讨会,这是大涌红木家具精品展览会后,大涌镇时隔8年后,再次举行大型红木家具博览会,促进大涌红木家具产业迎来了一轮的发展高潮。
2010年代
大涌红博会更名为中山红博会
2012年3月15日,大涌“红博会”移师中山博览中心,为贯彻全域发展理念,展会由大涌、沙溪、三乡三镇联合举行,名称变更为“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该名称一致沿用至今。
红博城动工建设
2013年10月红博城动工,该项目从设计上是全行业首座集文商旅一体的红木总体,此后被定为省、市、镇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并获评2015年全国旅游优选项目、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等诸多殊荣。
大涌镇被列为转型升级试点镇
2013年底,大涌镇被列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试点镇,一年后的2014年10月,大涌镇被中国家具协会确定为全国家具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试点镇。
大涌镇首个国家级景区——卓旗山庄
卓旗山是大涌镇辖区内一座地理环境独特和山水资源丰富的山脉,1998年,民营企业家启动对卓旗山休闲公园的建设,此后该景点先后获评全市星级旅游度假村、中山市森林公园、 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等殊荣,2014年10月份,该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也是全镇首个评上国家级景区的景点。
红博会回归大涌与会客商创记录
移师博览中心举办了五年的中山红博会全面归回大涌,在红博城举办,创下60万人次参展、观展的记录。
大涌入围中山市首批特色小镇
2017年2月,中山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于公布,经过激烈的角逐,包括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等在内的18个特色小镇项目入围。
上述30件大事,只是过去三十年大涌建设发展中的部分较大事件,因史料限制等原因,我们的盘点可能会存在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等缺点,若有错漏之处,请在留言区留言,把你眼中的“大涌建镇三十年大事件”和大家交流分享!
同时,大涌君在这里也再次呼吁
所有新老大涌人
要在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起为大涌未来的建设发展
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文/蓝天、李国明、徐军,图、文资料来源:大涌镇志办、大涌镇档案馆大涌发布编辑部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